李宇嘉(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)

  12月21日至22日,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,会议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,系统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。

  2023年,兼顾“稳支柱、防风险、惠民生”

  2023年是三年疫情转段后经济恢复的一年。基于此,要在稳中起好步、在进上下功夫,稳支柱、防风险、惠民生,为经济做贡献、为民生提品质,这也是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基调。

  具体落实从理念和行动展开。理念上,让人民群众安居为基点,以好房子为基础,推动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“四好”建设。这既是立足于当下,即基于“住有所居”的出发点,以稳行业、稳市场实现稳支柱,支撑经济恢复稳定,也是着眼长远,即人民群众对居住需求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的背景下,通过推动“四好”,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。

  行动上,最重要的就是着力稳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“两根支柱”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管理着两个支柱产业——建筑业和房地产业。2022年,两个产业增加值合计占GDP的比重达13%。把两根“柱子”稳住,对稳定经济大盘、对疫后经济恢复有重要意义。因此,房地产市场和行业的稳定不言而喻,在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重点任务盘点中也排在第一位。

  稳定行业和市场的总体指导思想,就是“增信心、防风险、促转型”,增信心放在第一位。主要原因在于,2023年行业供给端出现了一些债务违约风险,加上经济复苏阶段消费端活力不足,商品房交易量价延续2022年的下行态势,居民对行业和市场的信心不足,反过来又冲击到行业供给侧和市场交易情绪,导致供需两端形成负反馈循环。

  因此,2023年房地产工作主要集中在调整优化调控政策,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。比如,重点城市施行“认房不用认贷”,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、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、降低二手房买卖中介费等一系列措施,指导地方因城施策、一城一策、精准施策稳定市场。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降低住房消费的成本和门槛,以促进市场循环稳定市场信心。

  从效果来看,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截止到11月,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下跌8.0%和5.2%,跌幅比去年全年(分别为-24.3%和-26.7%)明显收窄。从价格来看,尽管房价延续下跌,下跌城市数明显增加,但房价回调有利于实现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。比如,11月份70城二手住房价格同比下跌3.7%,68个城市下跌,但交易量明显提升。

  根据克而瑞的统计,11月17个重点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2%。12月上半月,中信证券监测的14个城市二手住房网签套数同比增长25.1%,自9月以来连续4个月正增长。新房和二手住房合起来的交易量实现同比正增长,对于稳市场、稳预期和惠民生是有利的。

  在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,考虑到亟待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加快建设新发展模式,以及百姓对于房地产已经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的阶段,“今年很多工作是开创性的,难也要干。”这就是住房保障领域的新部署、新思路,即城中村改造、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“平急两用”等“三大工程”,也是衔接当下和长远,建设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抓手。

  其中,城中村改造解决的是新市民、年轻人、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,即低成本的、职住平衡的、品质保障的配租型住房需求;保障性住房解决的是工薪阶层、人才群体的配售型保障需求,解决商品房需求不足的问题;“平急两用”基础设施解决的是新时期对于居住生活安全的配套设施诉求。本质上,新时期住建系统的“三大工程”,都是在供给侧做改革以匹配需求。

  2023年,“三大工程”处于谋划部署、摸清底数和需求、确定主体和项目、编制规划和方案等准备阶段。截止到10月份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。国家开发银行近日在福州落地全国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贷款,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启动。同时,各地也正在上报项目,上海、深圳、长沙等不少城市已开工了一批项目。同时,住房保障的其他工作,比如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、老旧小区改造、城乡危房改造等等,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。

  2024年,发力新模式、转换新赛道

  对于2024年的工作,会议指出,明年的工作要坚持“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”,重点抓好4大板块18个方面工作。在住房和房地产板块,工作推进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。近年来,随着商品房市场回调,“房住不炒”日益深入民心,住房需求开始回归居住和民生导向。

  从“七普”数据看,住房需求潜力还很大。房子是不动的,但人是流动的。2020年,全国流动人口有2.2亿人,人户分离人口为4.93亿人。未来,人口“跨城流动”逐渐取代“从乡到城”流动,住房需求还有潜力。

  另外,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,2000年以前建成的住房占40%,部分内地省级全域社区的物业服务覆盖率不足50%,6个省的生活服务设施(有管道自来水、独立厨房、水冲式卫生厕所、洗澡设施等)综合完备程度不足 80%,这些都是住房需求的潜力。但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,居民的住房诉求发生重大变化,要实现供求关系平衡,就必须要在供给侧做文章。

  也就是,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重点,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“好房子”。在会议通稿中,7次提出“好房子”,“好房子”有多个维度,但首先要从“以人为本”的角度出发,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百姓“有房住”的朴素愿望。因此,2024年的首要工作还是要稳定房地产市场,一方面是要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另一方面就是推进“保交楼”。

  近期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出有利于稳预期、稳增长、稳就业的政策,加上多家银行于12月22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,预计LPR报价和按揭利率下行的可能性增加,稳定需求端以“先立后破”。保交楼方面,此次会议提出“落实属地责任”,意味着在保交楼进入攻坚阶段,要兜牢地方的主体责任,这是稳预期的关键。另外,在防风险方面,明确了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,意味着夯实法治化处置风险的原则,惩处恶意逃废债务和保交楼责任的行为。

 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2024年的重点工作。近年来,尽管在纾困市场方面的政策不遗余力,但从商品房市场运行态势来看,下行的压力仍较大,可见必须要“破旧立新”,即破除旧模式、立起新模式。近期,中央经济会议提出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”,前缀是“加快建立”,过去是“探索建立”。

  落实新模式的体制机制,就是建立“人、房、地、钱”要素联动的新机制,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,“以人定房,以房定地、以房定钱”,根据户籍人口、常住人口、流动人口的规模,分布在什么区域,年龄、家庭、收入结构是什么等,规划需要什么房子、需要多少、在哪布局等。

  基于此,各地规划房子的规模、分布、种类,比如商品住房、租赁住房、保障性住房等。然后,根据住房规划,决定土地和资金要素配置,比如供应多少地,存量盘活和新增供应的比例。如果靠存量盘活筹建配租和配售型的保障性住房,土地来源可以是非住宅用地(商办、工业、集体建设用地等),但需要改变功能。如果是新增供地,要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刚性比例。

  最后,根据建设的房子和供应的地块,以及配套的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托幼等公共设施,计算需要投入的资金及渠道,包括市场化资金和公共资金,前者有银行开发贷款、按揭贷款,市场投资资金(比如保租房、长租房专项债券或REITs),后者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、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、财政贴息等。“人、房、地、钱”要素联动确保供需匹配,才能防止大起大落。

  另外,会议还强调,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。告别大规模建设进入存量时代,部分房源进入中年阶段,到了需要保养的时候;另一方面,前期建设速度太快,部分物业的建筑质量问题开始显露。因此,需要建立房屋体检、房屋养老金、房屋保险等制度。根据体检的结果,基于补短板的需要,从公共维修基金升级到房屋养老金和保险制度。

  笔者建议,就如同个人养老金制度由“三支柱”、个人与公共账户构成一样,房屋养老金制度也应该由几个支柱构成,也有个人和公共账户。第一支柱就是公共维修基金,由全体业主在购房时归集和共同所有,进入个人账户;第二支柱类似企业年金,比如一定比例土地出让金、财政奖补,公共维修资金增值收益,公积金增值收益等,这些资金进入公共账户。第三支柱,应该是商业性质房屋养老金,包括房屋综合安全保险以及商业性房屋养老补充。

  会议还提出,实施好“三大工程”,加快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、农民工住房问题,下力气建设好房子,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。新市民、青年人、农民工是当前及未来住房需求的主体,也是稳定行业和市场的生力军。但是,现有的商品房为主的供给模式,解决不了他们的需求。

  这也是行业稳定面临较大压力的原因。未来,针对这类人群的需求特征,比如低成本、小户型、职住平衡、配套完善、逐步升级,不挤压生活消费等,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和牵引需求。“三大工程”的城中村改造、配售型保障性住房,以及保租房、长租房等,都是新赛道,但规模待增加、品质待强化。未来,要以“好房子”标准和“人、房、地、钱”要素联动,实现规模放量,同时让上述人群能享受到相对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居住体验,以顺利实现赛道的转换。